音乐学院举办《传统音乐记谱》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 2025-07-02 浏览次数: 10

 为深化传统音乐理论研究,提升师生学术素养,音乐学院特邀中央音乐学院原党委常委、副校长、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名誉院长、“天池英才”计划特聘专家肖学俊教授,分别于6月17日、6月20日举办了两场主题为《传统音乐记谱》的学术讲座。

 

 

 6月17日,肖学俊教授以《传统音乐记谱的理论与方法》为题,系统阐述了传统音乐记谱的理论体系,并结合丰富实例,解析了民歌、戏曲、民族器乐等不同音乐体裁的记谱要点与技巧。随后,在分析“正声音阶”与“清商音阶”时,肖教授指出,这两种音阶的曲调中可能同时存在宫-角关系和非宫-角关系(含变化音级),并以陕北民歌《兰花花》《妹妹再好也是人家的人》及秦腔《秦香莲》选段为例,详细讲解了“苦音”调式中微升Fa和微降Si的记谱处理方式。最后,肖教授结合《乌夏克木卡姆》等作品的特殊音阶结构,深入剖析了地方民歌、戏曲音乐的调式逻辑,使师生们对传统音乐的记谱方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互动环节,肖教授耐心解答了现场师生在记谱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现场气氛热烈。讲座尾声,肖教授布置了两首作品的记谱作业,鼓励师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

 6月20日,肖教授以《传统音乐的记谱实践》为题,围绕上场讲座布置的作业——刀郎的《翩翩》和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  

 肖教授从创作背景、音乐风格、节奏节拍、调式特征等方面,对两首作品进行了全面分析。他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谱例,示范了如何准确记录传统音乐的旋律、节奏及装饰音,并特别强调了不同地域音乐风格的记谱差异。此外,肖教授还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分享了传统音乐记谱的前沿方法与学术思考,鼓励师生在学习和研究中保持探索精神,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肖学俊教授的两场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讲座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传统音乐记谱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院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传统音乐的研究与传承,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 END·



版权所有: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团结路734号 邮编:83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