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举办“《国学与国乐》——四大名著经典音乐与中国弓弦乐器的对话”学术活动

发布时间: 2025-10-14 浏览次数: 10

  10月9日,音乐学院在舞蹈小剧场举办“《国学与国乐》——四大名著经典音乐与中国弓弦乐器的对话”学术活动。音乐学院领导班子、部分师生到场参加。

 本次活动由新疆艺术学院“高校银龄讲学团队”特聘专家王之辉教授主讲并领衔演奏。王教授长期致力于弓弦乐器艺术研究与经典音乐诠释,此次以四大名著为主题脉络,将国学意境与国乐演奏有机融合,为现场师生带来一场沉浸式的文化艺术盛宴。

     王之辉教授首先围绕中国弓弦乐器展开专业解析,重点讲解了坠琴、高胡、二胡、板胡的区别与联系。他从乐器构造、音色特点及艺术表现力入手,指出二胡音色柔和圆润、音域宽广,擅长传递丰富情感;板胡琴筒较大、琴弦较粗,音色明亮高亢,适配热烈奔放的音乐风格;高胡琴筒较小、琴杆较短,定弦高于二胡,音色清丽悠扬,尤其适合演绎婉转抒情的旋律;坠琴采用铜制琴筒,音色醇厚略带沙哑,充满独特韵味。同时,他强调四种乐器同属中国传统弓弦乐器范畴,均以弓弦摩擦发声,演奏技法上存在共通性,共同承载着中华民族音乐的文化基因。随后,王教授通过现场演奏不同乐器的经典片段,将讲解内容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师生们直观感受各类弓弦乐器的音色差异与艺术魅力。

 

   

 演出环节围绕《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四大名著展开,精选了一系列经典音乐作品进行全新编配与演绎。《水浒传》中的《好汉歌》以坠琴奏出豪迈气概;《红楼梦》系列中,《枉凝眉》由高胡、琵琶与女声独唱交织演绎,《秋窗风雨夕》以中胡、古筝配以诗朗诵,《葬花吟》则通过高胡、古筝与女声独唱共同呈现;《三国演义》的《历史的天空》由二胡与古筝合奏,传递出历史的沧桑厚重;《西游记》相关曲目风格多样,《女儿情》以二胡齐奏展现柔情,《白龙马》由板胡与琵琶轻松演绎,《敢问路在何方》由坠琴与古筝共同呈现,而《天竺少女》则融合了萨塔尔、热瓦甫、弹布尔、冬不拉、琵琶等多种民族乐器,展现出独特的新疆风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国乐展演,更是一次富有深度的教学示范与学术交流,是学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未来,学院将继续推动国学与国乐、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搭建更多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与艺术展演平台,持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与艺术创新能力的高水平音乐人才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团结路734号 邮编:83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