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开展“艺术+思政”联合备课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 2025-11-17 浏览次数: 1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聚焦“大思政课”建设要求,1112日,音乐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开展“艺术+思政”联合备课展示活动。本次活动以“音乐与思政相融合”为主题,围绕《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与《中国传统乐器演奏》两门课程展开。

  


    理论教学部张鹤老师以 “聂耳及其音乐创作” 为核心切入点,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思政元素融入三个维度,系统展示课程整体设置思路。她通过深度解析《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经典作品,清晰阐释聂耳以无产阶级与劳苦大众为创作主体,将音乐化作唤醒民众意识、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武器的创作逻辑。



    中国传统音乐系伊丽达娜牙尔买买提老师以艾捷克演奏教学片段为载体,完整展示了《乌夏克木卡姆第一达斯坦间奏曲》的具体教学过程。她明确表示,教学中将通过直观的示范演奏为核心抓手,引导学生在熟练掌握演奏技法的基础上,深度融入情感表达,最终实现 “以乐传情、以技铸魂” 的教学目标。





   教学展示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婷、林雪鸽两位教师围绕思政元素深化提出具体建议:针对张鹤老师的授课,建议挖掘聂耳与田汉的合作关系,结合国歌创作背景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同时突出聂耳 23岁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青春担当,增强代际共鸣;针对伊丽达娜老师的教学,建议从三方面深化,一是弘扬木卡姆记录者万桐书的大国工匠精神,二是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的时代意义,三是通过艾捷克到二胡的演变历程,展现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交融互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张健充分肯定此次联合备课效果,并就教师在思政点的内容选择与融入方式开展细致指导。此次备课以音乐为媒介、历史为主线,实现 “小课堂” 与 “大思政” 有机衔接,为课程建设提供实践范例。

   本次联合备课不仅为构建 “艺术 +思政” 育人新模式提供实践样本,也为后续跨学科课程建设积累有益经验。两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打造更多音乐与思政深度融合的精品课程,以艺术滋养思政课堂、以思政引领学生成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团结路734号 邮编:830049